![]() 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
|
![]() |
![]() 用 Flash 制作留言板(上) 作者:边城浪子 flasher ![]() (没有概念的朋友请看这个演示……点这里) 于是,抓紧时间,马上开始写。计划是分成两部分:一部分是ASP部分的分析,另一部分是在 Flash 中的操作。 下面,我们先来看看数据是怎样经过ASP处理的。 |
![]() |
这个留言板一共有三个文件——Flash
SWF 影片文件、ASP程序和留言板数据文件(文本文件)。
一、数据的排列方式
这种结构很简单,第一条数据代表一共有多少条留言,中间部分就是内容,最后一个标记着文本文件的结束。 我来具体解释一下:各个数据都以 & 号开头,因为这样 Flash 在读取的时候就会把它当成一个变量。现在“&total=2”被读入以后,Flash 就会把影片中的 total 设置成 2。 中间部分也是一样,第一个留言的三个部分是 sub1 name1 text1,而第 n 个留言的三个部分就是 subn namen textn…… 最后的这个“&eof=true”好象意义不大,但是其实它主要是作为标志来用,当 Flash 在读取文件的时候,肯定要显示“正在读取中……”等内容,那么怎样才能判断是否已经完全读取了呢?当然是在“&eof=true”被读取以后(也就是在 Flash 中 eof = true),才算完成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可以告诉大家:“完成”了。否则,动画就会循环显示“正在读取中……”,直到完成。 二、ASP完成了什么 那么,就该我们的ASP程序了,其实它完成的是最基础的工作:读取和写入,其它的功能,比如显示、浏览方式等等都还是由 Flash 完成的。 首先,参数要全部读取进来(这些数据应该是从 Flash 传来的)。
先看它的读取功能。本来我们设置了 action=read 的时候去读 guest.txt,但是发现: (注意:值得注意)尽管在 Netscape 中已经通过了,可是在 IE 中我们却遇到了挫折,原本不应该受 Cache 左右的 asp 程序竟然不听使唤。每次用户发了新留言以后,死活也不给刷新了。没有办法,我们只得改变战术,在 Flash 中给了 action 一个随机的参数,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 因此,您现在看到的程序是只要有不是“add”的参数就会去执行读的操作。
|
![]() |
看见了,读取其实很容易,那么下面看写入的:
相信有基础的闪客一定会很快就弄明白的。这里做一点说明: (1)buf 在这里很关键,它保存着目前留言板上的所有信息。我们要做的其实是:把老信息保留,然后添加入新的信息,再把老信息加在后面。就这样,不断的添加,生成大的留言板数据文件。这是程序的主要功能。 (2)Application.Lock 和 Application.Unlock 是保护文件的方法,因为有可能出现大家一起读写一个文件的情况,会使数据丢失。使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。 (3)total = int(mid(line,8)) 是简单的 VB 语句,因为 line 读近来以后应该是“&total=12”或者“&total=71”什么的,我们需要的是 12 和 71,但是 Flash 需要“&total=xxx”,所以必须要这样做,使用 mid() 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得到“=”号后面的数据。int() 则把得到的字符型数据转换成整型,使之可以进行运算。 好了,待续。下一部分将是 Flash 里面的手脚。哈哈! (完) |
闪客帝国版权所有 如要摘编请联系我们
![]() |
![]() |